三千越甲可吞吴全诗的出处(三千越甲可吞吴全诗)

导读 今天菲菲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三千越甲可吞吴全诗的出处,三千越甲可吞吴全诗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1、“三...

今天菲菲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三千越甲可吞吴全诗的出处,三千越甲可吞吴全诗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“三千越甲可吞吴”——出自蒲松龄撰自勉联上联: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下联: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上联含义:有志的人,事情终竟能做成,像项羽一样,破釜沉舟,百二秦关终于属楚国。

2、下联含义:苦心的人,上天不违背他的意愿,像勾践一样,卧薪尝胆,以三千披甲的越兵消灭吴国。

3、扩展资料:破釜沉舟,表示下定必死决心,有进无退干到底。

4、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羽乃悉(全部)引兵渡河(黄河),皆沉船,破釜(锅)甑(zèng,蒸米饭等用的炊具),烧庐舍(房屋),持三日粮,以示士卒必死,无一还心。

5、”后遂以“破釜沉舟”表示下定必死决心,有进无退干到底。

6、百二秦关,“百二”为“以二敌百”或“百的一倍”的意思,形秦关山之险。

7、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秦,形胜(指地理位置优越,地势险要)之国,带河山之险,县隔(相距。

8、县,xuán,同“悬”)千里(指地盘大),持戟百万,秦得百二焉。

9、”裴骃集解引苏林说:“得百中之二。

10、秦地险固,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人也。

11、”司马贞索隐引虞喜说:“言诸侯持戟百万,秦地险固,一倍于天下,故云得百二焉,言倍之也,盖(大概,大约)言秦兵当二百万也。

12、”卧薪尝胆,春秋时,越王勾践战败为吴国俘虏,被放还后,为报吴仇,以柴薪为床,苦身焦虑,置苦胆于座,吃饭时即尝之,使自己不忘败辱之耻。

13、见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、后汉赵晔《吴越春秋·勾践归国外传》。

14、)后用为刻苦自励,发愤图强,不敢安逸之典。

15、参考资料:蒲松龄(清代文学家)_百度百科。
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