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阗国王(于阗国)

导读 今天菲菲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于阗国王,于阗国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1、第一,于阗的地利于阗古国大致相当...

今天菲菲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于阗国王,于阗国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第一,于阗的地利于阗古国大致相当于今日的新疆和田,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边缘。

2、塔里木盆地中央是塔克拉玛干沙漠,从天山、昆仑山流淌而来的河流使盆地四周分布有大小不等的绿洲。

3、如今的南疆依旧是这样,城镇与人口都集中分布在绿洲上,形成了独特的绿洲农业。

4、在汉代以前,由于缺乏外部势力干预,西域出现了数十个绿洲国家,包括但不限于“西域三十六国”。

5、由于绿洲因河而兴,相对较小又互相远隔,在各个绿洲上形成了类似古希腊的城邦国家,于阗就是其中之一。

6、直至唐朝,西域一直保持着小国林立的状态,而于阗由于其偏塔里木盆地、远离争端的地理优势,在众国之中相对较强,故而长盛不衰。

7、在塔里木盆地之中,于阗所在的绿洲较大,支撑起相对发达的农业,人口较多。

8、而且,同在丝绸之路上,于阗还是古时南下印度的捷径所在,这提升了于阗的商业地位。

9、最后,于阗盛产玉石,即著名的和田玉,这给于阗带来了巨大的财富。

10、面对周边弱小的邻居,于阗也毫不手软。

11、东汉以来,于阗兼并了皮山、扜弥、渠勒、戎卢等国。

12、至于敌人,虽然匈奴、柔然、吐谷浑的势力都曾染指西域,但由于当时西域尚处于邦国林立状态,未经整合,外来势力难以完全除去各地大大小小的地头蛇,所以只把当地势力打败,收做附庸而已。

13、因此,体量较大的于阗虽然也被外来势力打服过,却一直免于灭亡。

14、到了唐代,西域格局大变。

15、西域诸国经过自相兼并,又被外来势力侵入,唐朝也灭亡了高昌、龟兹等国,西域只剩下于阗等少数几个政权。

16、在这种局势下,于阗得以扩张,但也要应对各种危险。

17、最终,西北面喀喇汗王朝崛起,于阗最迟在公元1006年战败而亡。

18、第二,于阗的政局关于于阗内部政治的史料极少,但于门真在上千年的时间里似乎从未改朝换代,这是个有趣的现象。

19、于阗没有改朝换代带来的混乱,这也是于阗长期延续的原因。

20、关于于阗王室的统治之法,已经很难考证了。

21、因此只能从于阗国的大致情况去猜测。

22、首先,于阗国可能具有部族性质。

23、于阗的祖先,据考证是从西亚迁徙来的斯基泰人,进入西域后被中国称作“塞种人”。

24、他们原本是游牧民族,定居西域后转向农耕。

25、游牧民族通常盛行部族制,于阗王室极可能也是源于某个部族。

26、由于早期的于阗国较小,王室力量足以控制整个国家,因此不会出现改朝换代。

27、这可以参考清朝雍正皇帝改土归流以前的西南土司。

28、第三,于阗的对外关系于阗国虽然时常兼并周边小国,但对中原王朝一直抱以顺从态度。

29、说的难听点这有点儿欺软怕硬,但站在国家层面上考虑,这是正确的政策,无可厚非。

30、不管是汉朝的西域都护府,还是唐朝的安西都护府,与于阗的关系都长期友好。

31、不像高昌王鞠文泰,于阗从不反抗中原王朝的权威,甘于向中原称臣纳贡。

32、到了唐朝,于阗更是倾心向化。

33、五代时期,即使唐朝已亡,于阗国仍以曾和唐朝和亲为依据,自称唐朝皇帝之甥,国王尉迟婆跋改姓为李,取汉名李圣天,并向五代及之后的宋朝遣使朝贡,给中原朝廷以良好印象。

34、对于于阗王李圣天,我愿意相信他是真心出于对汉文化的仰慕。

35、此时的于阗已长期受汉文化影响,李圣天也想借唐朝的影响为自己贴金。

36、此举既能显示对汉人的友善态度,又能向西域其余政权及治下民众显示其合法地位。

37、然而,一向懂得不得罪强大势力的于阗最终选择了和喀喇汗王朝死磕到底,这应该不是出于利益权衡。

38、虽然于阗和高昌回鹘、归义军、宋朝都保持着良好关系,但宋朝远隔千里无力援救,归义军与高昌也实力不济。

39、喀喇汗来势汹汹,又包含传教的激情,使于阗全国,尤其是于阗庞大的佛教教团不能容忍。

40、在文化冲突下,于阗坚决抵抗喀喇汗王朝的进攻,在最初的战争中处于优势,攻占过对方的国度,也击杀过对方的国王,但最终还是由于实力悬殊而亡国。

41、这是于阗的亡国原因,也说明于阗在西域的长期强盛,与中原的支撑是分不开的。

42、可惜宋朝连河西都鞭莫及,于阗抱中原大腿的策略当然就失败了。
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